关于大赛
一、大赛名称:2025施工企业成本管控数字化大赛
二、大赛主题:“精成本内功,铸发展质量”
三、大赛时间:2025年3月-10月
四、大赛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中国建筑业协会
主办单位:中关村数字建筑绿色发展联盟
支持单位:建筑时报社
赛区赛主办/支持单位:各省建筑业协会
五、大赛简介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规划开好局打下基础的关键之年。在2025年新年致辞中,总书记强调,2025年将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政策,聚精会神抓好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
当前,经济运行既有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挑战,亦有新旧动能转换的压力,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正处在从高速发展转向中低速发展的转型调整期。在产业整体下行的大环境下,建筑业企业亟需探寻最优路径,通过紧扣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大方向,苦练内功,应对挑战,夯实企业发展质量。
为更好地响应国家号召,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施工企业发挥管理灵活性优势,深化成本管控内部改革,激发成本人员活力,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中关村数字建筑绿色发展联盟于2025年3月-10月举办“精成本内功,铸发展质量”2025施工企业成本管控数字化大赛。
六、赛区设置
本届大赛分22个单省赛区、3个复合赛区,分别为:
(1)22个单省赛区涵盖: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云南省、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3个复合赛区为:甘青宁藏赛区(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黑吉赛区(黑龙江省、吉林省)、渝贵桂赛区(重庆市、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七、组别设置
本次大赛分为、建筑央企、省市建工、民营企业三个组别
建筑央企:指由中国中央政府直接掌控的大型建筑企业、集团
省市建工:指由省、市级政府出资设立或控股的建筑企业
民营企业:指非国有、国营的建筑企业
八、企业内赛
(1)开设目的
为鼓励特大型施工企业广泛参与,在国央企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优中选优,大赛特面向国央企大系统总部及二级单位开设内赛通道。
(2)开设条件
企业内赛面向处级以上的建筑央企、各省厅级建工企业,参赛数量,需满足最终参赛分、子公司有效案例不少于10个。
(3)办赛要求
企业内赛应于赛区赛案例提交截止时间前完成内部评选,评选出企业优秀案例代表一个,推荐入围至全国决赛,其余案例进入赛区赛评选;如该企业赛区赛最终提交少于10个案例,则推荐资格自动取消。
参赛须知
一、内容要求
(一)内容完整,案例应按照《施工企业数字化成本管控大赛案例提交模板》中相关维度完成;
(二)参赛成果(含模型、数据)均要求使用正版软件完成;
(三)参赛者必须保证成果的原创性、真实性,不得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不得提交涉密的成果。若有违反,责任一律由参赛者承担。
二、格式要求
(一)参赛作品按照《施工企业成本管控数字化大赛案例提交模板》方式编写;
(二)按照大赛组委会规定的方案格式要求进行排版。
三、提交要求
(一)参赛单位通过大赛官网统一下载案例提交模版,按照模版要求进行案例简述及材料筹备;
(二)提交格式为PDF;
(三)同一参赛报名信息和成果材料只能由一个注册帐号提交,不得多人注册重复提交;
(四)一个注册帐号可以提交一个项目的参赛报名信息和成果材料;
(五)案例材料提交后,仅限通过网站更改一次。
(六)遵循大赛组委会规定的提交时间,逾期提交无效。
四、作品所有权说明
(一)同意大赛组委会使用参赛成果进行宣传、交流、推广,促进相关成果在行业内推广应用;
(二)参赛成果一经提交视为参赛者同意并遵守大赛各项规定,若提交成果或资料与大赛相关规定不符,大赛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三)所有参赛成果原则上不予退还,请参赛者自留底稿;
(四)大赛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
规则说明
一、评选规则与比例
(一)赛区赛阶段,以组别为单位
1、按有效案例投递总数30%比例评选获选企业,例如XX赛区省市建工组别投递有效案例60个,最终赛区赛获奖总数应为18家企业;
2、推选至全国总决赛遴选阶段,总数少于10的省份取第一名直接晋级,多于10个获奖的按10%四舍五入晋级总数,例如最终获评企业8家,取第一名晋级全国总决赛,最终获评企业18家,取前2名晋级全国总决赛;
(二)全国总决赛阶段,以组别为单位
1、参赛队伍遴选,由专家组委会评比各组别全国TOP10案例,进入线下全国总决赛,其余未入选案例获得“全国优秀案例奖”;
2、决赛评选,分别设置每个组别一等奖2名共6名,每个组别二等奖3名共9名,每个组别三等奖5名共15名;
二、评分规则
针对提交案例,按照“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创新度”,“项目精细化成本管理执行度”,“数字化及人员能力支撑度”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定,具体如下:
(一)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创新度包括,企业整体简介,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创新能力;
(二)项目精细化成本管理执行度包括,项目基本概况,项目成本要素管理,项目成本管控的创新举措;
(三)数字化及人员能力支撑度包括,数字化工具的覆盖深度,成本数据的建设深度,AI+数字化的创新程度企业人员能力提升的参与程度。
评定方式为逐项评分加权制,满分10分。评委根据关键要素的齐全性,举措的创新性、可行性,管理效果,必要项的满足数量等维度评分。
另决赛阶段,按照选手“路演发挥”(临场表现)设置额外加分项,共计1分,维度包含“答辩人员的专业程度”和“答辩材料质量”两部分。
综上,决赛分数含案例评分及路演发挥加分,总分计11分。
大赛流程
本届大赛分为大赛开启、参与报名、赛区赛、全国总决赛四个阶段。
(一)大赛开启(3月20日)
大赛正式发布,企业通过大赛官网进行报名。
(二)参赛筹备(3月20日-8月31日)
参赛企业根据大赛评分规则,进行内部赋能学习、案例准备等参赛筹备工作,提交最终参赛案例。
举办企业内赛须在参赛筹备阶段完成内部评选并提交评选结果。
(三)赛区赛、全国遴选评比与结果公示(9月1日-9月22日)
赛区赛通过网评(也叫书面评审)评选最终结果。各赛区按组别推选本省晋级全国遴选。
全国遴选按组别排序全国总成绩前10进入全国总决赛。
(四)全国总决赛评比与颁奖(10月19日-10月20日)
以组别为单位,进入线下全国总决赛答辩,参赛企业主讲人结合PPT进行项目演示与讲解。
奖项设置
一、赛区赛奖项
按照组别设置,每个组别(含集团赛)获奖项目获得奖金1000元,企业级奖品(价值500元)及荣誉证书。
二、全国总决赛奖项
按照组别设置,每个组别获奖项目具体奖项设置如下:
(一)一等奖:企业级奖品(价值15000元),相关荣誉证书、荣誉牌匾,广联达“成本测算+成本核算+行业数据服务+企业数据服务”加密锁产品1年使用权一个,名企游学参观机会1人次;
(二)二等奖:企业级奖品(价值8000元),相关荣誉证书、荣誉牌匾,广联达“成本测算+成本核算”加密锁产品1年使用权一个,名企游学参观机会1人次;
(三)三等奖:企业级奖品(价值4000元),相关荣誉证书、荣誉牌匾,广联达“成本核算”加密锁产品1年使用权一个,名企游学参观机会1人次。
大赛章程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