竣工结算如何调整税差?
算客工场 - 海量项目 7天回款
2024-11-27
|
3666阅读
3
赞
素材来源于:网络
针对中小微企业参加使用一般计税法编制的投标最高限价或标底的招投标并中标的项目,实际项目发票税率(征收率)与限价或标底税率不一致时,建设单位或审计单位提出需要调整税差的现象是否合理,及其本质问题所在,是本文探讨的目的。对应此类问题的争议造价主管部门一般处理意见是让相关当事人按税法或按税务部门意见执行,而咨询税务部门时,税务部门答复是只要企业不违反税法、按税务要求开票即可,其他税务部门不参与意见。鉴于此,本文从其本质上分析后认为,此类问题税差不应调整,其中成本差异并不反映在在利润上,而是反映在环节增值税上,增值税最终是交给国家的,小规模纳税人并没有获得额外利润。
工程计价方式有一般计税法(适用税率工程9%、货物13%、服务6%,基数为不含税销售额)和简易计税法(适用征收率均为3%,基数为含税销售额)两种,一般计税法通常适用一般纳税人,简易计税法通常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及经税务备案的一般纳税人适用的项目。
鉴于国家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项目招投标过程中一般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专门针对中小微企业招标的,这一类项目界定明确不是本文探讨的问题;第二种是标底按一般纳税人资格编制的,但招标时允许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同时投标的情形,这种情况才是要本文探讨的问题,下面主要是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探讨的。
由于标底只有一个且是按一般计税法编制的,招标文件也只有一个,那么小规模纳税人投标时只能按招标文件要求进行投标,否则参与不了,但小规模纳税人投标时执行相关税率只能按招标文件要求进行投标,而不能按税务部门核对的企业征收率进行,否则就是不响应招标要求而废标。这不是小规模纳税人故意而是目前市场就这样运行的,而为什么市场是这样,难道就没人发现这个问题吗?我想通过下面本质分析后,确实是没有必要去区分,主要是招投标双方自愿的市场行为。
目前项目结算或审计时,如果小规模纳税人参与一般计税法编制标底的项目招投标而最后又中标了,项目结算或审计就出现税率不一致的问题或者说投标税率与开票税率不一致的问题。
市场上对于这个问题解决的方法百出,有的合同规定必须开什么发票(开不出如何如何,其实一个企业能开什么样发票不是合同可以约定的,而是税务核定,不按税务要求开票是违反税法行为),有的简单粗暴直接按税率差扣减,有的商量打折,有的返算中标价,有的甚至诉诸法院(最为引起困扰的是,不同的法院判决结果还有不同)。
之所以出现如此多处理手段方法,究其原因就是由于表象产生了误导:表象是编标9%或13%税,开票只有3%税,其中6%(9%-3%)或10%(13%-3%)税点被小规模纳税人净赚了;同时表象还有按简易计税法编制的结果比同口径下按一般计税法编制的结果要大,造成建设单位增加投资;表面上看小规模纳税人营业收入大于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好像获得较多的利润(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不当收益),所以要让利、要扣、要打折、要打官司。
事情真是这样吗?其本质到底如何?小规模纳税人真的获得较多的利润了吗?这也就是我想小议一下这个问题,透过现象探究其本质,看看问题在哪里?为什么多出来了钱?多出来的钱到底进入谁的账户?本文不追求观点正确与否,只想引起大家共鸣、思考与借鉴。
下面从简单财务分析和简单财务+造价分析的两个层面进行单一要素(这样简洁明确能够说明问题)来分析,单一要素清楚了,再复杂项目不过是单一要素的重复、叠加而已。
个人认为如不进行简单财务分析仅仅从造价角度处理是不全面的,甚至是不正确的,也是这个问题一直纠结的原因所在吧。
一、简单的财务分析
1、假设建设单位招标项目总价全部为单一材料(13%税率)构成,且标底采用工程类一般计税法编制时,合同内容无增减,其他假设条件(如表1所示)。

表1.1 分析明细表

从表1.1数据分析可知,建设单位单一采购材料时,小规模纳税人按工程类一般纳税人标底口径中标结算,税前利润为0,但建设单位支出成本明显高于一般纳税人;一般纳税人中标(工程或货物企业)均有可观的利润(利润来源于抵扣税,下同),而且建设单位成本较低(还可以继续抵扣开票单位的销项税,下同);通过分析看出小规模纳税人没有利润而造成建设单位成本高的原因是增值税造成的,一般纳税人上缴增值税为0,而小规模纳税人合计上缴国家增值税为1639(其中1300进项税不能抵扣进入成本,其本质已经被国家收掉只是不再给你抵扣而已,下同),扣除增值税因素,其他是一致的,这就是其中的本质所在,多哪里了,去哪里了,一目了然。
2、假设建设单位招标项目总价全部为单一人工(0%税率)构成,且标底采用工程类一般计税法编制时,合同内容无增减,其他假设条件(如表2所示):


从表2.1数据分析可知,建设单位项目采用单一人工时,小规模纳税人按工程类一般纳税人标底口径中标结算,税前利润还是为0,但建设单位支出成本仍然明显高于一般纳税人,而一般纳税人中标(工程或货物企业)均有利润,且建设单位成本较低,通过分析看出小规模纳税人没有利润而造成建设单位成本高的原因仍然是增值税造成的,一般纳税人上缴增值税为0,而小规模纳税人合计上缴国家增值税为300,扣除增值税因素,其他是一致的,这也是其中的本质所在。
3、假设建设单位招标项目总价全部为单一材料(3%税率)构成,且标底采用工程类一般计税法编制时,合同内容无增减,其他假设条件(如表3所示):


从表3.1数据分析可知,建设单位项目采用单一低税率材料时,小规模纳税人按工程类一般纳税人标底口径中标,税前利润还是为0,但建设单位支出成本明显高于一般纳税人,一般纳税人中标(工程或货物企业)均有利润,且建设单位成本较低,通过分析看出小规模纳税人没有利润而造成建设单位成本高的原因仍然是增值税造成的,一般纳税人上缴增值税为0,而小规模纳税人合计上缴国家增值税为609,扣除增值税因素,其他是一致的,这也是其中的本质所在。
4、假设建设单位招标项目总价全部为服务类(6%税率)构成,且标底采用工程类一般计税法编制时,合同内容无增减,其他假设条件(如表4所示):


从表4.1数据分析可知,建设单位项目采用工程服务类税率时,小规模纳税人按工程类一般纳税人标底口径中标结算,税前利润还是为0,但建设单位支出成本还是明显高于一般纳税人,一般纳税人中标(工程或货物企业)均有利润,且建设单位成本较低,通过分析看出小规模纳税人没有利润而造成建设单位成本高的原因仍然是增值税造成的,一般纳税人上缴增值税为0,而小规模纳税人合计上缴国家增值税为918,扣除增值税因素,其他是一致的,这也是其中的本质所在。
二、简单财务+造价分析
从财务与工程造价角度,假设建设单位招标项目总价为10000,且标底采用工程类一般计税法编制时,合同内容无增减,其他假设条件(如表5所示):

表5.1 分析明细表
从表5.1数据分析可知,按中标价不调整方式,三者都按一般纳税人中标价口径结算时,小规模纳税人不仅没有税前利润还亏了677.98,但建设单位支出成本三者都一样都是10000;如果将结算价同口径按简易计税法调整后结算时,小规模纳税人税前利润则为0(减少677.98亏损),不赚不亏,可此时建设单位成本却明显高出677.98,而此时构成成本的本质却没有变化(其中的材料除税成本还是一样的)。两相比较其中出现差异的原因还是由于增值税导致的,建设单位多支出的金额并没有进入小规模账户,是小规模纳税人隐性地代建设单位缴纳了增值税(表象是进入小规模纳税人账户,实际他却以含税价方式交出去),而表面上看建设单位多支出的钱给小规模纳税人了,仅此而已。
综合结论:首先,通过五种情况分析,虽然是要素简化的很单一,但已经了解了其中的本质:小规模纳税人按一般纳税人口径中标结算时,无论哪种情况下,小规模纳税人同口径税前利润为0,甚至为负值,也就是没有利润甚至负利润,但是,小规模纳税人却都导致了建设单位投资增加,建设单位增加部分的投资实质上并没有转化为小规模纳税人利润,只是显性(表现在销项税)或隐性(含税进项税不能抵扣进入成本)地缴纳国家增值税了,国家获益了。
其次,小规模纳税人按一般纳税人口径中标后,按中标口径结算本质上是亏损的,是不可以再扣税或打折的、或者强制开超出企业核定的什么发票的,这些行为原则上是不合法的;如果按简易口径重新计算中标结算价,结果对小规模纳税人更合理(至少不亏),但对建设单位来说成本将增加了,增加部分实际是给国家了,没有到小规模纳税人口袋中,从国家层面,同口径时小规模纳税人缴纳增值税贡献远远大于一般纳税人。
再次,其上分析考虑角度比较单一,但也可以探究出其中的本质和内涵,小规模纳税人是否参与一般计税法项目投标是企业行为,如果它自愿承担后果,是其自身行为;作为建设单位在招投标时,如果允许小规模纳税人投标,那么就要按对自身决策负责,不能以不合法、不合理、不公平的方法去无理由扣减中标单位应该获得的利益。机关事业单位按政策扶持中小微企业,不过是财政资金转化分配而已,多投入国家也多收益。
在当前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环境下,是否选择中小微企业或中小微企业是否参与投标,这是市场行为,各自应对自己决策承担责任,当然建设单位也应按有利于国家大局的政策执行,不能仅看表象而去做不合法、不公平、有损他人利益事情。
免责声明:文中部分素材来源网络,仅供学习参考,其内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准确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害了原作者的合法权益或者原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联系我们删除!!!!!!
共28条评论

全国最大一站式工程咨询服务平台
已发表2682篇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
- “让你的造价事业再次伟大” 系列之 设计抗裂砂浆厚度为3mm,有什么理由要求要增加1.0mm?
- 花岗岩坡道铺贴:侧面算量是合规诉求还是施工方“碰瓷”?#开杠有理 第二季 (第六期)
- 2025年造价人必领的92份干货资料,全是资深造价大神总结
- 那些大型水利项目,累惨了中年造价师们!【评论有礼】
- 400页高频问题集PDF免费领取(内含计价、土建、安装)
- 1 造价小知识-土方外运成本分析及创效点
- 2 规费 “名亡实存”:2024 版清单标准下工程造价的结构性调整
- 3 24清单计价标准下“工程价格信息及造价资讯”如何适用
- 4 结构嵌固部位柱筋构造—90%以上的项目都做错了、量算错了!!!
- 5 消防电立管高度,这么算更快!
- 6 铝模与复合模板的深度对比剖析:优势博弈与工程适应性研判
- 7 2024版清单的10大变化及举例分析
- 8 刚刚,中国人事考试网公布2025年一造考试报名时间!
- 9 新旧土方计量计价标准:施工单位如何适应2024工程量清单变革?
- 10 解读2024版清单中的不可竞争费用
- 11 2025年建筑行业下行对土建造价从业者的影响及破局之道
- 12 附获奖名单 | 栏杆扶手的计算,约定与现场发生到底谁有理?!#开杠有理 第二季(第五期)
- 13 报名即将启!2025 年一级造价师考试报名通知:多地已公布,速看关键时间节点!
- 14 洞察变革,引领造价新征程(24版清单与13版清单对比)
- 15 【经典案例】清单工程量出现重大错误该由谁承担?
- 16 又一特大型国企,扛不住了
- 17 24新清单为什么是GB/T,这些必须在9月1日前了解
- 18 审计扣我27万后,我造了把"土方枪":3步解决市政沟槽合槽算量所有坑!
- 19 阳台建筑面积计算全解析
- 20 2024版清单没了费率如何计算?
- 21 工程结算“七重点”你知道吗?
- 22 住建部门:退休建造师彻底出局!
- 23 6起串通投标案被曝光!招标人被判刑
- 24 2025一造新教材上市!教材变动解析抢先看!
- 25 江苏一大型特级建企破产!
- 26 结合住建部新规,分析变更洽商记录要点
- 27 刚刚,中国人事考试网公布2025年一造考试报名时间!
- 28 清单再也不怕漏项,图纸对比差异一键生成
- 29 破碎锤破除混凝土道路及设备基础适用定额子目争议分析
- 30 以定额组价投标,施工方利润探究
- 31 竣工结算编制要点+结算审减应对方案
- 32 附获奖名单 | 钢筋根数的计算,四舍五入和向上取整,那个合理?
- 33 定了!406亿!这两高速公路中标单位敲定
- 34 报名即将启!【更新4个地区】2025 年一级造价师考试报名通知:多地已公布,速看关键时间节点!
- 35 2025 年建筑行业下行周期,土建造价员如何破局重生?
- 36 工地上的8类钢筋,你分得清吗?
- 37 新计价标准取消工程签证审核权,25年9月实施
- 38 一篇文章读懂投标的详细程序
- 39 避免争议,竣工编制结算需要关注的信息
- 40 2025 年一级造价师报考全攻略:从报名到备考,一文扫清障碍
- 41 工程量清单缺漏由谁负责更合适?
- 42 清单计价标准的革新与发展(从2013版到2024版)
- 43 一造证书迎重大利好!
- 44 考试大变革,一造案例增加选择题是难是易
- 45 一级造价师新教材对考试的影响(精确到教材每一页)
- 46 竣工结算编制与审核要点分析,有效应对项目审减!
- 47 消防强电算量90%人都忽略的“图纸细节”,教你一招搞定!
- 48 建筑工程中哪些情况计取半面积
- 49 最全24 新清单新老对比 + 条文解读,编制专家亲授!
- 50 财建规定竣工结算工程价款结算方法、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