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7:计算设置-计算规则详解-帮助对量有理有据

29、墙柱(16项)

30、暗柱/端柱纵筋伸入基础锚固形式(2项)

默认:全部伸入基底弯折     待选:角筋伸入基底弯折

注释:该项设置仅针对基础插筋节点为节点一、二、三、四、六时有效。

来源:22G101-3第65页   18G901-3第22页

内容 当基础高度hj满足边缘构件插筋直锚长度时,应将角部纵筋伸至基础板底部,支

承在底板钢筋网片上。

当筏基板厚>2000mm且基础顶面与中间层钢筋网片的距离满足边缘构件插筋直

锚长度时,应将角部纵筋支承在中间层钢筋网片上。伸至钢筋网上的边缘构件(不包

含端柱)角部纵筋之间间距不应大于500mm,不满足时应将边缘构件其他纵筋伸至

钢筋网上。

对量造价技能

当边缘构件(包括端柱)一侧纵筋位于基础外边缘(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且基

础高度满足直锚)时,边缘构件所有纵筋需按图1-31中纵筋的构造要求。

规则详

提示 软件默认纵筋全部到底,如果结合图纸分析基础高度满足直锚此项可以调整。

边缘构件的角部纵筋具体分布,需结合图集大样图进行划分。

计算设置

端柱的纵向钢筋相关构造形式可框架柱。

改计算设置时,一定看好是墙柱第30项,别改成了柱第18项。

关联:节点设置 第17项

案例按-全部伸入基底弯折

500+800-40+max(6*d,150)

本层露出长度+基础厚度-保护层+计算设置设定的弯折

按-角筋伸入基底弯折(非角筋)

500+37*d

本层露出长度+锚固

调整指数⭐⭐

31、暗柱/端柱基础插筋弯折长度

默认:按规范计算      待改:hj>LaE max(6*d,150), hj≤LaE 15*d

注释:输入格式:具体数值或数值*d(d为纵筋直径)或数值*lae(labe)。

来源:22G101-3第65页   18G101-3 第22、23页

内容 基础高度满足直锚,弯折长度6d且≥150

基础高度不满足直锚,弯折长度15d    

提示:同理第18项

关联:节点设置 第16项

案例按-按规范计算(hj>LaE)

500+600-40+15*d

本层露出长度+基础厚度-保护层+计算设置设定的弯折

按-按规范计算(hj≤LaE)

500+800-40+max(6*d,150)

本层露出长度+基础厚度-保护层+计算设置设定的弯折

调整指数⭐⭐⭐(通常图纸会标注插筋弯折长度)

32、墙柱基础锚固区只计算外侧箍筋(2项)

默认:否      待选:是

注释:提供两种选择

来源:22G101-3第65页   18G101-3 第22页

内容 22G间距≤500,且不小于两道矩形封闭箍筋

18G间距≤500,且不小于两道矩形封闭箍筋(非复合箍)

计算规建筑行业专业资讯门户-新干线头条      

提示 所谓复合,即箍筋局部有重叠且至少有两道箍筋组合,101-1第73页

故非复合,组合即箍筋任一边无重叠的一道肢数为2X2的柱外圈箍筋。

22G图集中构造节点中未明确为非复合,但在注:第7条中已明确

G901直接明确标注(非复合) ,能固定就行,多放无意。

关联:无

案例:无

调整指数⭐⭐⭐⭐⭐

33、抗震暗柱/端柱纵筋露出长度

默认:按规范计算    

待改:绑扎 0,焊接或机械连接 500

注释:输入格式:具体数值或数值*d(d为纵筋直径)。

来源:22G101-1第77页   18G901-1第72页

内容:如图

对量

提示:软件显示绑扎露出长度为0,实际计算显示是有搭接长度llE

关联:无

案例按-按规范计算(绑扎)

52*d+800-40+max(6*d,150)

搭接+基础厚度-保护层+计算设置设定的弯折

按-按规范计算(机械、焊接)

500+800-40+max(6*d,150)

本层露出长度+基础厚度-保护层+计算设置设定的弯折

调整指数(现在基本没有给搭接形式及搭接长度的,要么按机械,要么综合考虑,想从这一项出点量,个人感觉有点难)

34、暗柱/端柱垂直钢筋搭接长度(2项)

默认:按墙柱计算    

待选:按墙身计算

注释 按墙柱计算(按搭接错开百分率计算)时,搭接长度为lle,错开距离为0.3lle。

按墙身计算(按平法图集计算)时 ,搭接长度为1.2lae,错开距离为500。

来源:16G101-1第77页   18G901-1第72页

内容: 适用于约束边缘构件阴影部分和构造边缘构件的纵向钢筋

   

提示 11G中未注明,16G、22G中详细区分了墙身和墙柱的纵向钢筋连接

此项仅为公共计算规则,不支持针对各别构件的调整

关联:无

案例按-按墙柱计算

52*d+1*(0.3*52*d+52*d)+800-40+max(6*d,150)

搭接+错开距离+基础厚度-保护层+计算设置设定的弯折

按-按墙身计算

1.2*37*d+1*(500+1.2*37*d)+800-40+max(6*d,150)

搭接+错开距离+基础厚度-保护层+计算设置设定的弯折

调整指数(图集已经明确,除非图纸有特殊要求)

35、暗柱/端柱纵筋搭接范围箍筋间距(2项)

默认:min(5*d,100)     

待选:s

注释:提供两种选择也可以直接输入:数值*d或具体数值或s/数值。

来源:22G101-1第60页(但这不是说的墙柱构件)

内容:实际约束边缘构件阴影部分、构造边缘构件、扶壁柱及非边缘暗柱的纵筋搭接长度范

围内,箍筋直径应不小于纵向搭接钢筋最大直径的0.25倍,箍筋间距不大于100。

提示:软件默认的数据来源22G101第60页,如果时端柱是可以的,

对于暗柱则应该参考22G101-1第77页注2中的间距不大于100。

造价技能

关联:无

案例按- min(5*d,100)

Ceil(2.3*52*14/Min(5*14,100))

调整指数⭐⭐⭐⭐⭐(现在的甲方基本都知道要调这一项)


举报 3 收藏 分享
新干线头条是提供给用户的知识共享平台,新干线头条上的内容均由在平台上注册的用户发布,如您在新干线头条上发现违法或侵权内容,请 【立即反馈】 或拨打我们的投诉专线4000-960-166与我们联系。
热评
(作者) 内容检查中 未能发表

@   {{replyItem.content}}
内容检查中 未能发表
暂时没有回复,收到回复时可在此看到并进行答复

还有0条回复正在审核中,请稍后回来查看

28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维护网络环境
选为热评 (作者) 内容检查中 未能发表

@   {{replyItem.content}}
内容检查中 未能发表
暂时没有回复,收到回复时可在此看到并进行答复

还有0条回复正在审核中,请稍后回来查看

头像

不做教书先生

已发表7篇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

热门搜索: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