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不起眼的设置方式,竟会导致钢筋量差几十吨?速看!这个细节90%人忽略

钢筋计算根数的设置方式是钢筋算量的重点,如某住宅楼项目在对量过程中,由于钢筋根数设置方式的不同,乙方采用向上取整+1,而甲方采用的是四舍五入+1,导致双方钢筋总工程量相差几十吨,可见钢筋计算根数的设置方式对工程量有很大影响,不可轻视。

关于钢筋计算根数的设置方式,到底是按向上取整、向上取整+1、向上取整-1,还是向下取整,亦或是四舍五入呢?相信大家在工作中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由于立场不同难免会产生分歧,这就需要我们多掌握一些专业知识、多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钢筋计算根数的设置方式。

向上取整

标椎定义为:当一端无约束边缘构件,另一端有约束边缘构件,其中一端属于自由端不受约束的时候,钢筋根数采用向上取整的设置方式。钢筋根数设置方式采用向上取整的情况很少,举个例子:

一根9m长的钢筋,右端有固定位置,从左端开始裁剪的话,裁下5段1.1m长的钢筋需要剪几次?答案是5次。

钢筋根数=裁剪次数

=布筋范围/布筋间距(向上取整)

=5÷1.1≈4.545(向上取整)=5根

向上取整+1

标椎定义为:当两端均无约束边缘构件,钢筋根数采用向上取整+1的设置方式。

向上取整+1的设置方式可以保证钢筋间距满足图纸要求的最大间距,也就是钢筋间距不大于图纸设计间距,所以大多数构件有关根数的计算都是向上取整+1,属于标准算法,在实际应用中也比较广泛。广联达软件默认设置为向上取整+1:

混凝土柱的箍筋数量=(柱的高度 - 保护层厚度)/ 箍筋间距 + 1

量差

混凝土梁的箍筋数量=(梁的净长 - 起步距离*2)/ 箍筋间距 + 1

造价技能

混凝土板的钢筋数量=(受力钢筋分布方向板的净长 - 钢筋间距)/钢筋间距+1

钢筋量

下面以长度、高度均为3m,水平、垂直分布筋间距均为200mm的剪力墙为例,软件实操计算一下钢筋的根数:

建筑行业专业资讯门户-新干线头条

墙身水平钢筋的根数=(3000÷200+1)*2=32根

墙身垂直钢筋的根数=(3000÷200+1)*2=32根

举个例子:一根9m长的钢筋,两端都可以自由裁剪,裁下3段3m长的钢筋需要剪几次?答案是2次。

钢筋根数=裁剪次数+1

=布筋范围/布筋间距(向上取整)+1

=2+1=3根

向上取整-1

标椎定义为:当两端都存在约束边缘构件,钢筋根数采用向上取整-1的设置方式。广联达软件中默认箍筋非加密区的钢筋计算方式为向上取整-1,这是因为箍筋加密区的钢筋按照向上取整+1计算,那么非加密区默认两端都存在约束边缘构件,为了避免钢筋数量的重复,所以采用向上取整-1的计算方式。如下图所示:

量差

举个例子:一根9m长的钢筋,两端都不可以自由裁剪,从中间裁下3段1.1m长的钢筋需要剪几次?答案是4次。

钢筋根数=裁剪次数-1

=布筋范围/布筋间距(向上取整)-1

=4-1=3根

向下取整

向下取整的情况很少,一般的工程设置都是向上取整,除了不是很重要的构件可能会存在向下取整的情况。那么钢筋的设置为什么不能向下取整呢?

举个例子:比如一根长度为0.95m的矩形柱,钢筋的间距为0.2m,如果按照向下取整设置的话:钢筋根数=0.95÷0.2=4.75(向下取整+1)=4+1=5根,存在4个间隔空隙,那么钢筋的间距就变成了:0.95÷4=0.2375m>0.2m(设计尺寸),明显不符合钢筋间距不大于图纸设计间距的规定,所以一般情况下不用向下取整的设置方式。

四舍五入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于节约材料成本的考量,钢筋可能会采用四舍五入的设置方式,有些甲方在招标文件中也会明确规定钢筋采用四舍五入的设置方式,其中四舍五入+1的设置方式比较常见。

举个例子:还是那根长度为0.95m的矩形柱,钢筋的间距为0.2m,如果按照四舍五入+1设置的话:钢筋根数=0.95÷0.2=4.75(四舍五入+1)=5+1=6根,存在5个间隔空隙,那么钢筋的间距是:0.95÷5=0.19m<0.2m(设计尺寸),符合钢筋间距不大于图纸设计间距的规定。如果按照向上取整+1设置的话:钢筋根数=0.95÷0.2=4.75(向上取整+1)=5+1=6根,对比可以发现两种计算方式所得出的钢筋根数一致,所以碰到这种情况,选择两种设置方式的其中一种,不会影响最后的结果。

但是如果矩形柱的长度很短,假设长度为0.45m,钢筋的间距为0.2m,如果按照四舍五入+1设置的话:钢筋根数=0.45÷0.2=2.25(四舍五入+1)=2+1=3根,存在2个间隔空隙,那么钢筋的间距是:0.45÷2=0.225m>0.2m(设计尺寸),很明显不符合规定。这种情况下向上取整+1就满足要求了,可见向上取整+1更能够保证工程质量,所以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准确的计算方式。

总结

在大家日常工作中,关于钢筋根数计算方式按照向上取整+1还是四舍五入+1的争议比较常见,归根结底还是立场问题,没有绝对的标准,因为钢筋混凝土验收规范允许有一点误差。在没有要求的情况下,选择向上取整+1更能保证数量的准确性。如果在招标文件中能明确以哪一种方式设置,那么就可以避免争议的发生了。

以上是对钢筋计算根数设置方式的详细分析,希望通过我的总结,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干线头条是提供给用户的知识共享平台,新干线头条上的内容均由在平台上注册的用户发布,如您在新干线头条上发现违法或侵权内容,请 【立即反馈】 或拨打我们的投诉专线4000-960-166与我们联系。
7
收藏 11
评论 2
分享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
  • 微信扫一扫
|
反馈
热评
(作者) 内容检查中 未能发表

@   {{replyItem.content}}
内容检查中 未能发表
暂时没有回复,收到回复时可在此看到并进行答复

还有0条回复正在审核中,请稍后回来查看

28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维护网络环境
选为热评 (作者) 内容检查中 未能发表

@   {{replyItem.content}}
内容检查中 未能发表
暂时没有回复,收到回复时可在此看到并进行答复

还有0条回复正在审核中,请稍后回来查看

内容推荐
更多资讯

头像

工程行路人

已发表6篇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

热门搜索: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