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特大型国企,扛不住了

来源:深铁集团、深圳大事件

对于地铁,舆论场上一直有“地铁一响,黄金万两”和“吞金兽”的两种看似矛盾的说法。然而曾经的地铁利润王者 —— 深圳地铁,如今竟陷入亏损的泥沼,一年的亏损额甚至吞噬了过去五年的利润。
334.6亿元!深铁集团发生重大损失公告!

4月29日,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深铁集团”)发布重大损失公告。公告显示,根据2024年度审计报告,深铁集团2024年合并报表范围内发生亏损334.61亿元。(深铁集团过去五年的利润总额为273.14亿元。)

截至2023年末,该集团净资产为3164.31亿元,2024年度合并报表范围内发生亏损占2023年末净资产比例为10.46%,超过10%。

行业动态

对于亏损原因,深铁集团解释称,主要是由于其联营企业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科股份”)2024年度业绩亏损导致深铁集团对万科股份的长期股权投资确认投资亏损,并计提投资减值损失,进而导致本年度业绩出现亏损。

深铁集团表示,公司已密切关注相关事项,将着力提升主业经营质量和盈利能力。上述事项对公司生产经营及现金流未产生实质影响。截至本公告出具日,公司资信历史良好,该事项未对公司偿债能力 造成显著负面影响。公司将密切关注未来状况,如有重大事项将按相关规定及时进行披露。

公开资料显示,深铁集团成立于1998年7月31日,是深圳市国资委直管的国有独资大型企业,经营范围包括地铁轻轨交通项目的建设经营、开发和综合利用等,负责深圳市90%以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股权结构方面,据万科股份最新披露,深铁集团目前持有万科股份27.18%股权,是万科股份第一大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4年以来,深铁集团已通过大宗交易、REITs认购、股东借款等多种方式对万科股份形成支持。据公开信息,深铁集团2024年以约10亿元认购中金印力公募REITs29.75%的份额;在资产交易领域,联合深圳国企“深圳市百硕迎海投资有限公司”,以22.35亿元接手万科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地块。

四度出手!今年已借出超百亿

近日,深铁集团再度驰援万科!

5月14日晚,万科发布深铁集团向公司提供不超过15.52亿借款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建筑行业专业资讯门户-新干线头条

公告显示,万科第一大股东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铁集团”)拟向公司提供借款,借款金额不超过15.52亿元。借款用途用于偿还公司在公开市场发行的债券的本金与利息,借款期限为36个月。

借款利率定价基准为每笔借款提款日前一工作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浮动点数为减76个基点,目前为2.34%。公告同时指出,经出借人同意,可进行展期。

这是年内深铁第四次向万科提供借款,四次借款总额已超百亿。此前深铁分别于2月10日、2月21日及4月29日分别向万科提供28亿元、42亿元及33亿借款用于偿债。

2017年,深铁集团在“宝万之争”后入主万科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但此后较少参与万科管理运营,即便房地产行业进入震荡下行周期以来,深铁集团在2023年和2024年多次表态力挺万科,也未插手具体业务。

但在1月27日,万科连发多条公告,预期2024年业绩巨亏约450亿元,同时宣布来自大股东深铁集团的“一把手”辛杰接任郁亮出任万科董事会主席,此外还有多名深铁背景高管将进入万科管理层。

国家高端智库CDI资深研究员宋丁此前在接受南都湾财社采访时表示,亏损与负债相比之下,万科的负债问题更为严峻,且已到了大股东必须出手拯救的绝对时间点。

在此背景下,深铁开始通过大宗交易、REITs认购、股东借款等多种方式对万科予以支持,据南都·湾财社此前报道,万科今年一季度公开债均已兑付。2024年万科完成93亿元的境内公开债券和折合人民币约104亿元的境外公开债券偿付。

DM查债通数据显示,目前万科仍有23只债券存续中,总额387.97亿元,年内仍有157.5亿元规模境内公开债将到期或行权。

4月30日和5月8日,万科公告陆续公告行使“20万科04”“22万科03”及“20万科06”公司债券发行人赎回选择权,这三支债券余额合计30.5亿元债券,行权后均将在二季度赎回,其中“20万科04”将在5月19日也即一周内到期,该债券余额15亿元。

2024年万科业绩出现大幅亏损,营业收入3431.8亿元,同比下降2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94.8亿元,同比下降506.8%。受此影响,2024年深铁集团同样出现巨亏。

然而,2025年一季度万科业绩仍未好转,一季报显示,万科一季度营收379.95亿元,同比减少38.31%,归母净利亏损62.46亿元,亏损扩大1625.63%。

兰州地铁,血亏多年

大多数城市的地铁,都在亏损!

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债务问题:多次被列入被执行人,面对73.48亿元的短期债务规模,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仅剩2.93亿元。近日,因存在较多关注类借款余额和一定规模本息逾期等不良信用记录,中诚信、中信鹏元两家公司纷纷对其作出“负面”展望。

负债率行业第一

随着29个城市地铁、轨交公司2023年财报陆续披露,兰州轨交的负债率(82.40%)再次排名第一

根据中诚信及鹏元评级的评估报告,兰州轨交2014年—2023年资产负债率为81.54%、79.58%、76.28%、77.26%、80.66%、79.54%、80.31%、81.35 %、82.63%、82.40%。

高负债是地铁公司的普遍问题,但很难找到像兰州轨交这样常年维持在80%左右的高杠杆。根据界面新闻统计及各公司评级报告,29家企业负债合计4.3万亿元,从负债率来看,多数控制在60%—70%区间,超过70%的有4家,超过80%的仅有兰州轨交一家。

行业动态

兰州轨交2024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截至2024年3月末,其债务规模为402.17亿元,其中,短期债务规模为73.48亿元。但当期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仅剩下2.93亿元,货币资金保有量严重不足,且存在因工程纠纷导致资金被司法冻结的情况。

申请执行2.41亿

7月12日,兰州轨交被兰州铁路运输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金额为1161.19万元。2月6日,远东宏信融资租赁申请天津三中院对兰州轨交执行2.41亿

根据《企业信用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兰州轨交存在本金逾期记录及多个关注类账户,本金逾期规模为1321万,未结清信贷关注类账户余额为131亿;同时,存在不良类担保余额2.39亿元及关注类担保余额980万元。

中诚信国际认为,兰州轨交信用水平在未来12~18个月内可能下降,评级为AA/负面。中证鹏元也将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

地方政府债务凸显

实际上,由于前期建设巨量投资、后期运营又偏公益属性,导致地铁亏钱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常态。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计,2023年全国城轨平均每车公里运营收入17.61元,但平均每车公里运营成本34.43元,如果没有政府补贴,“入不敷出”情况普遍存在。

据《中国经营报》统计,在28家公司中,除福州地铁公司2023年政府补贴金额略小于净利润外,27家公司政府补贴金额大于净利润。除去政府补贴后,这27家公司都处于亏损状态。建设较依赖债务滚动,运营较依赖政府补贴,这就导致属地地铁公司经营情况、负债与当地财政、金融环境息息相关。

2019年6月,兰州地铁1号线正净利润一直为正,但到了2022年、2023年,兰州轨交净利润却出现-4.81亿元、-6.53亿元的亏损,当期经营性业务利润为-3.29亿元、-4.01亿元,亏损持续扩大,期间分别获得政府运营补贴收入2.00亿、2.51亿元,无法覆盖经营亏损。

而地铁公司能否盈利,与财政补贴数额高度相关。根据界面新闻统计,兰州轨交2023年获得的政府补贴数额(2.5亿元)在29城中排名倒数第2,仅高于绍兴轨交(0.9亿元)。

研报中还提醒,再融资环境方面,兰州市广义债务率偏高,区域内城投企业融资主要依赖银行和非标等渠道,直融占比较少,其中债券市场发行利差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免责声明:文中部分素材来源网络,仅供学习参考,其内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准确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害了原作者的合法权益或者原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联系我们删除!!!!!!建筑行业专业资讯门户-新干线头条

新干线头条是提供给用户的知识共享平台,新干线头条上的内容均由在平台上注册的用户发布,如您在新干线头条上发现违法或侵权内容,请 【立即反馈


新干线头条是提供给用户的知识共享平台,新干线头条上的内容均由在平台上注册的用户发布,如您在新干线头条上发现违法或侵权内容,请 【立即反馈】 或拨打我们的投诉专线4000-960-166与我们联系。
0
收藏 0
评论 1
分享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
  • 微信扫一扫
|
反馈
热评
(作者) 内容检查中 未能发表

@   {{replyItem.content}}
内容检查中 未能发表
暂时没有回复,收到回复时可在此看到并进行答复

还有0条回复正在审核中,请稍后回来查看

28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维护网络环境
选为热评 (作者) 内容检查中 未能发表

@   {{replyItem.content}}
内容检查中 未能发表
暂时没有回复,收到回复时可在此看到并进行答复

还有0条回复正在审核中,请稍后回来查看

内容推荐
更多资讯

头像

全国最大一站式工程咨询服务平台

已发表2702篇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

热门搜索: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