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2024 版清单计价标准中 的“新增工程”

         在2024 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新增术语 “新增工程” 是对工程实践中合同外工程内容的精细化管理,其核心在于解决合同外工程的计价依据问题,重塑了发承包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这一变化不仅是技术规则的调整,更是对行业管理理念的革新。


         根据标准 2.0.30 条定义,新增工程是指发包人要求并获得承包人接受的、不属于合同约定工程范围及(或)其完工交付要求范围的实体工程      

核心特征:

  • 合同外属性:完全独立于原合同约定的工程范围,需通过补充协议重新界定权利义务。

  • 双方合意性必须经过发承包双方协商一致,避免单方指令引发争议。新标准强调 “签订相关新增工程合同或补充协议” 是实施的前提。必须经发承包发包人不能通过变更指令强制实施。

  • 实体工程性质仅限实体工程,排除非实体性的服务或费用调整,如设计变更中的方案优化不属于新增工程范畴,新增工程需形成永久性实体(如新建建筑、构筑物)。


         在2013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规范中,合同外工程通常通过 “工程变更” 处理,但这类操作缺乏明确的合同依据,导致计价争议频发。根据合同范围, “工程变更”是合同内工程的调整(如设计优化、工程量增减)。而“新增工程”是合同外全新工程内容(如新增子项、功能拓展),例如:在原合同约定的住宅建设范围外,发包人要求新增独立商业配套设施,即属于“新增工程”。根据责任划分, “工程变更”是按 “谁责任谁承担” 原则分配风险,。而“新增工程”通常由发包人承担全部风险,承包人可主张合理利润。


     新增工程”的规范化管理将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1. 对建设单位:需提升前期策划深度,减少因需求变更导致的新增工程。例如,某商业综合体项目通过 BIM 技术模拟运营场景,提前发现并优化设计,避免了后期功能调整引发的新增工程。

  2. 对施工企业:需强化合同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力。某建筑企业通过建立 “新增工程数据库”,积累历史数据,在投标时更精准地预估潜在风险。

  3. 对造价咨询机构:从单一造价服务转向全过程管控。某咨询公司为某 EPC 项目提供 “新增工程风险评估” 服务,帮助业主制定变更控制策略,降低了 30% 的额外成本。

 

         2024版新标准对新增工程的计价规则进行了系统性重构,体现了 “市场定价为主、政府引导为辅” 的改革方向:


  1. 优先适用原合同规则:若新增工程与原合同项目具有可比性,可直接沿用已标价清单中的单价或费率。例如,某住宅项目新增地下停车场,其混凝土工程可参照原合同单价执行。

  2. 协商定价机制:对于无适用或类似项目的新增工程,发承包双方需重新协商计量与计价规则。这赋予了市场主体更大的自主权,但也要求双方具备更强的议价能力。

    例如,某智能建筑项目新增 AI 安防系统,因无行业标准,双方通过市场询价确定综合单价。


      2024 版清单计价标准中 “新增工程” 的设立,绝非简单的条款调整,而是对工程建设市场秩序的重新塑造。它要求发承包双方从 “粗放式议价” 转向 “精细化契约管理”,从 “事后扯皮” 转向 “事前预防”。

新干线头条是提供给用户的知识共享平台,新干线头条上的内容均由在平台上注册的用户发布,如您在新干线头条上发现违法或侵权内容,请 【立即反馈】 或拨打我们的投诉专线4000-960-166与我们联系。
2
收藏 3
评论 2
分享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
  • 微信扫一扫
|
反馈
热评
(作者) 内容检查中 未能发表

@   {{replyItem.content}}
内容检查中 未能发表
暂时没有回复,收到回复时可在此看到并进行答复

还有0条回复正在审核中,请稍后回来查看

28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维护网络环境
选为热评 (作者) 内容检查中 未能发表

@   {{replyItem.content}}
内容检查中 未能发表
暂时没有回复,收到回复时可在此看到并进行答复

还有0条回复正在审核中,请稍后回来查看

内容推荐
更多资讯

头像

从事造价行业多年,曾任全国前十咨询企业项目负责人和中建头商务经理

已发表195篇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

热门搜索:
热门问题